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

香港人是 well-informed 的!

很喜歡一個英文字 『well-informed』。

80、90年代香港移民潮,很多香港人移居加拿大,小弟算是搭上尾班車。當時大批有錢的香港人移居到加拿大,在那裡開設只接待中國人的店舖,買樓,建立外國人不能融入的社區,把樓價推上幾倍。還給讀中學的子女買手機和名貴房車,爭大學學位。這個感覺熟悉嗎?

當時香港人的守規能力在香港當然受用,但到外國,大部分人根本不明白當地的文化,情況和現在的香港人看到自由行人士一樣,令不少當地人感覺很差。而當時我亦受到批評,聽過一個外國人對我們的批評就是:『They are not well-informed yet。』(他們還未有得到足夠資訊。)

「Well-informed」 一個包含著多少風度的字啊!

相比現在的香港,網絡上對自由行的評語不堪入目,還走上街辱罵遊客。他們不懂你的文化,令你難受,你便辱罵他們,歧視十三億人。

養而不愛如養豬,愛而不敬如養狗。人呢,只供愛和吃是不夠的,還要尊重。什麼是尊重人?見老細鞠躬?搭電梯企右邊?優先座讓坐?門口先出後入?都不是。這只是守規。很多香港人是守規矩專家,卻不懂尊重。

尊重人沒有標準,沒有規則,亦沒有方程式,只有一種方法,用腦。首先認同對方存在,再從他人角度出發,然後考慮對方感受從而作出行動。

電梯企右邊、讓座、先出後入、排隊、為人開門等等,要做的原因不是因為有規則存在,而是因為認同其他人的存在,認同其他人亦是人,所以要考慮他們的感受。

經常聽到別人說外國人很有風度,有禮貌。首先我不喜歡用『外國人、中國人、香港人。。。』這種字,因為如果說話含貶意而影響他們的利益,這就是種族歧視,但這裡暫不談論這點。

曾經在國外渡過十年寒窗,我在街上遇過的大部分的人,他們都很有風度,很有禮貌。相比我在香港街上遇過的人,分別實在易見。是外國的人受過更高等的教育嗎?不是,香港學校的教程絕對比外國高。我中學三年級到外國讀書的內容,完全是在香港小學六年班學過的。但問題絕對出於教育本身。

自小在香港長大,一大堆規則要牢牢記住,看到人要怎樣,行路要怎樣,他人遺下東西時要怎樣,坐車要怎樣。。。一大堆規則要遵守。我們都好好的把它們記住,因為不遵守規則就是錯!

你遇過這樣的情況嗎?

地鐵車門打開,有乘客沒有跟指示先出後入,正想下車的人看到前路被阻,目露凶光,破口大罵,『請先讓乘客落車呀!!』
網民偷拍不守規則的人,然後網上公開破口大罵。
到櫃員機提錢,兩部櫃員機在前面,後來的人通常會飆上前,搶上比較少人的那部機後面。
站在櫥窗前看東西,別人當你透明地站在你面前,把後腦貼緊你的鼻。

首兩個例子是,守規卻不懂尊重人。後者則是,當沒有規則時,更不懂尊重人。

規則的原意是什麼?
外國教育根本不會把大堆的規則灌輸入你的腦中,因為他們還記得規則的原意,是為了尊重他人,代人如己。
所以他們只需要教導學生尊重人,規則必無師自通。

有在國外遇過這樣的情況嗎?
和陌生人正面遇上,窄路相逢,對方停一停,看著你雙眼,掛上笑容的說句『Oops,pardon me』,在香港被無視的感覺頓時消散,感覺被尊重了。
在快餐店排隊時,一個新的服務櫃檯剛開放,沒有人趕投胎似的衝上前搶先位置,反而後面的人都會看看你,示意你上前,因為,排隊不是為了尊重規則,而為了尊重先來的人。

寫到這裡,必有不少鍵盤戰士會出來反擊,說我崇洋、或者左派。對不起,我一樣買不起樓,一樣被人多車多遊客多的香港煩擾,一樣會看到某些自由行的舉動而氣惱,但我同時為某些香港人的舉動而更加氣惱,因為我是香港人。

制度不平要爭取,失去公義的事要抗爭。但同時間,尊重、風度和氣量也是我們必須磨練的一環啊!香港人是 well-informed 的!

FB

最後機會。